当前位置: 首页 》刊物出版

【新书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 · 英文版)

日期:2019-12-28

用审判案例向世界讲述中国法治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英文版)

新书发布研讨会


2019年12月26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英文版)新书发布研讨会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最高人民法院、中宣部对外推广局、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法律出版社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会,共话中国法治以案例形式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意义,共谋让世界看到中国法治进步的策略。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曹士兵主持会议。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23.jpg

会议现场



陶凯元:与世界法律人分享中国法治成果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27.jpg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大法官陶凯元发言


十八大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特别是周强院长高度重视对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通过案例外译工作,把中国判者、编者、译者、学者和出版者连接起来,与世界法律人分享中国法治成果,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汇集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重大疑难案例,这些案例对于揭示或阐明法律适用规则,确定新的裁判方法,填补法律漏洞和空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进一步推动案例研究工作,陶凯元副院长讲了几点意见: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案例研究工作助推审判能力现代化。当前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呈现许多新特点,改革面临更多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问题,社会矛盾复杂叠加,所有的难题、所有的挑战必然推到司法工作者面前,必然需要司法工作者去提炼规则,去总结、去发展、去完善法律体系。因此,案例研究要坚持强烈的问题导向,突出鲜明的实践特色,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对人民司法工作的新要求;要准确把握我国司法案例制度的演进方向和规律,形成中国特色的案例理论,充分发挥案例制度在实现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


二是树立国际视野,通过案例研究工作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主张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各国共同致力。司法是世界通行的纠纷化解方式,司法案例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化解各类纠纷的中国智慧。编选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英文版,是向世界推介中国司法方案和司法规则的有效路径。


三是要立足司法信息化,推动案例研究工作不断转型。当前,信息化、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为案例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带来了新契机,我们要善于开拓创新,运用科技手段,综合大数据研究、时政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突破传统案例研究与编选工作的时空局限,努力通过案例来准确在线法律适用的情景,展示法律适用的过程,揭示法律关系和法律演变的过程,用心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案例文献,大力推动和实现案例研究编写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快捷获取。



胡云腾:展示精品案例、研究典型案例和参照应用案例的良好平台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32.jpg

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胡云腾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中英文版的出版发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提供了一个展示精品案例、研究典型案例和参照应用案例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开展案例法学研究,开发司法案例资源,服务司法审判工作,提高司法能力水平”,向域外介绍我国法治实践和司法经验,讲好中国法治和司法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收录的聂树斌故意强奸杀人案件,胡云腾大法官作为主审法官,认为该案的再审意义和指导价值有:


一是司法审判不仅要审查办案机关移送的证据和材料,而且要根据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审查原办案机关的办案行为,并对此做出必要的评判,回应当事人及其律师的关切。


二是再审活动坚持“两个有利”的标准:一方面,审查办案人员的办案行为要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办案水平进行评判,不能用今天的办案标准和办案水平苛求当年的办案人员;另一方面,审判原审被告人所选择的诉讼程序、提供的诉权保障和司法救济的时候,要坚持当下的法律标准,体现的是有利原审被告的原则。


三是在没有直接证据对原审的一些事实真相进行判断的情况下,大胆的引入了常理常情。聂树斌案件首次运用常情常理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做出评判,对推动法官的专业评判和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先例。



王俊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法治连接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35.jpg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发言


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要有法治连接、秩序连接、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呈现了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艺术的专业性、科学性、准确性,对法律实践者具有重要的学习、指引和引领意义。



王刚毅:从跨文化的司法交流讲,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出版实践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39.jpg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刚毅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中英文版的出版发行,是贯彻和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工作部署的一个最好反映。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法律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西南政法大学翻译团队合作推动了一件促进司法国际交流、国际合作的项目。王刚毅副会长对该项目提出几点希冀:


一是,在此基础之上跳出专业的法言法语范畴,把读者对象扩大到专业以外的普通外国读者。

二是,把该项目的对外推广工作持续搞好。

三是,重视国外舆论界对中国司法改革、司法实践的调研。



韩大元:用真实案例讲述中国法治进步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42.jpg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发言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民主与法治也有进步,世界更关注中国的法治到底是怎么样的、中国的法治走向是怎么样的,因此,审判案例外译输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向世界展现中国国家制度和司法制度的竞争力。

二是通过案例的编写向世界贡献中国司法智慧。

三是有助于扩大中国法治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四是有助于配合和促进“一带一路”倡议。

五是有助于提升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性。



曹士兵: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信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45.jpg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曹士兵发言


伟大的判决产生于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丛书通过遴选、推介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高级法官、大法官会议的裁判案例,体现与弘扬国家法治文化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审判案例所承载的司法理念贯彻和反映了“六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反映我国司法环境的进步;

二是,有利于反映我国司法对人权的保障;

三是,有利于反映我国司法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严正立场;

四是,有利于反映我国司法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

五是,有利于反映我国司法对贸易秩序和贸易自由的保护理念;

六是,有利于反映我国司法对营商环境进步的促进。



伍彪:用法律精品力作助推中国法治文化“走出去”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49.jpg

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伍彪发言


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的策划组织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中文版已于2019年2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后,法律出版社与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团队合力推动翻译工作,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协商英文版的国外出版发行工作。2019年8月23日上午,法律出版社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项目外译输出研讨会暨英文版签约仪式。2019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英文版电子书在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网络平台上正式发行。以此书为契机,法律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合作形成的“中国法院案例精选文库”也正式与世界读者见面。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英文版纸质书正式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中英文版丛书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记录和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智慧和经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理念和方法,呈现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展现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的成绩。总体来说,该丛书作品呈现的意义有:


一是从国家法治建设上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不仅是物质和经济上的,也包括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探索中的经验和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们可以更加从容自信地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全面依法治国的丰富实践经验,为全球法治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全社会共享法治治理成果。


二是从中国司法改革上讲,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对这些司法改革成果的推介,一方面将有助于中国司法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消解因误解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和冲突,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国司法的高度自信。


三是从我国法治宣传上讲,做好我国法治宣传,首先是选好素材。案例为讲好中国法治和司法故事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素材。用案例向世界讲述中国法治进程,就是要利用“大众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与国际话语的组合拳”,用世界人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理念。


今天,我们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让世界知道“法治进程中的中国”,并希望通过代表性案例的外译输出工作,能够提炼出中国法治领域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高晓力:严格案例遴选,保证编选质量,全面、深刻展示最高人民法院裁判理念和方法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54.jpg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高晓力发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案例选》第一辑中英文版集中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成果,展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风采,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念。该丛书的编辑过程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筛选案例要求严格;二是编写案例要求全面。



郑达轩:用翻译搭建中外法治沟通的桥梁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457.jpg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郑达轩发言


为了实现中华法系和英美法系文化上的连接,再现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们的智慧,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团队分工合作、积极探讨,团队攻坚克难,本着一种谦逊求知的心,穿梭于没有坦途的语言丛林、寻找认为适合的表达方式。希望本次翻译的尝试,能够借助当今世界使用广泛的英语,践行讲好中国司法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811111501.jpg


编 辑:王 蕾

审 核:梁 欣

来源:中国法律评论

微信图片_20210809154739.gif

Copyright 版权所有:中国法学会 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

备案号: ICP备案 请在后台设置"网站信息"设置"ICP备" 请在后台设置"网站信息"设置"公网安备"